祖沖之
祖沖之,字文遠﹝公元429-500年﹞
祖籍范陽郡道縣﹝今河北省淶水縣北﹞人。
他生活在南北朝時代,出身於天文、曆算世家,
是劉宋王朝奉朝請祖朔之的兒子。他歷任徐州
從事吏、公府參軍、婁縣令、竭者僕射、
長水校尉等職。
祖日桓,祖沖之的兒子,字景爍,生卒年代無可考。
祖沖之的傑出成就主要在數學、天文曆法和機械三方面,
他研究過《九章算術》及劉徽注。在天文曆法方面,祖沖之
創製了《大明曆》,最早把歲差引進曆法。後經其子祖日桓
向梁武帝兩次提出修改曆法,說可以糾正何承天元嘉曆法的
疏遠,政府終於公元510年起,用大明曆法推算曆書。
祖沖之父子的數學成就十分豐富,《綴術》是他們的代表作,唐初被列入《算經十書》之一,可惜,現在已失傳。在其他的著作中,我們可知他們的數學成就有圓周率、球體積和開帶從立方等三個方面。祖沖之提出了3.1415926<π<3.1415927,更得出了圓周率的密率──355/113﹝現稱祖率﹞比西方早1000年。祖日桓亦解決了魏晉時期劉徽未解決的問題──計算球體的體積,其中運用到「冪勢既同,則積不容異」的原理﹝現稱劉祖原理或祖日桓原理﹞該原理在西方直到十七世紀才由意大利數學家卡瓦列利﹝Bonaventura Cavalieri公元1598-1647年﹞發現,比祖日桓晚一千一百多年。
祖沖之亦曾造指南車、千里船、水碓磨等機械,經過試驗都有成效。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plktkpmps.edu.hk/curriculum/maths/